在孟子提出一系列王道爱民政策后,梁惠王终于不得不虚心求教了。孟子此时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爱民与杀民!孟子之举例,实际上就是批评梁惠王的霸权政策、行为方式就是在杀人。从现代考古所知,殷墟侯家庄大墓中的殉葬者,约四百人,仅武官村大墓中就有殉葬者近百人。其中有被反绑及砍下头的殉人。殷墟还发现有很多人祭的遗迹,在一批排葬坑及散葬坑中,有被杀的无头人骨架及人头骨。此外,宫殿建筑、宗庙以至一般居室的基址中,也都发现有人祭遗址。卜辞中亦有大量杀人祭祀的记载,其中最多一次杀祭者达五百人。人祭的手段包括砍头、肢解、焚烧等。被杀者多为俘虏,其中又以羌的数量最多,此外还有仆及少数的妾等。这个陋习在周初已经改为用陶俑来代替不可或缺的劳动力资源,然而在春秋时期,这种用活人陪葬的风气又有死灰复燃,所以孔子不得不扼腕而叹:“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开始制作陶俑的人,难道没有继承者吗?劳动力资源、人才资源,实际上是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国家靠的是什么?人民!没有人民的国家叫什么国家呢?而人民的拥护,就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也是一个国家赖于繁荣和富强的最基本要素。所以,制作陶俑来陪葬的这种传统,是应该有继承者的!后来的秦始皇用了大量的陶俑来陪葬,其实就是“始作俑者”的继承人,也是他对殷商王朝和春秋战国时期用活人来陪葬的反对。
孟子之所以提到孔子这句话,就是想要说明劳动力资源的可贵,也以此来说明爱民的行为方式的重要性。作为人民的父母官,怎么能让自己的子民饥饿而死呢?所以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才能真正做到爱民、护民、裕民。
推荐古诗:
前有樽酒行二首其一、
渡湘江、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短歌行赠王郎司直、
题菊花、
竹里馆、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春日词(春云阴阴雪欲落)、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推荐诗句: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西园何限相思树,辛苦梅花候海棠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本同末异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博览群书 博:广泛。广泛地阅读各种书。形容读书很多。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约而同 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 百喙一词 犹言众口一辞。同“百喙如一”。
- 泛萍浮梗 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 败材伤锦 比喻用非其人,伤害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