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陋的近义词
- 陋劣 1.谓尘俗的陋习。 ▶宋·苏轼《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四:“真源未纯熟,习气余陋劣。” 2.浅陋低能。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自揣陋劣,何敢遂望敌体?聊备案前驱使,当不至倒捧册卷。” 3.粗野。 ▶鲁迅《花边文学•“小童挡驾”》:“近五六年来的外国电影,最先给我们看了一通洋侠客的勇敢,于是而野
- 浅薄 (浅薄,浅薄) 1.肤浅。多指人的学识、修养等。 ▶《荀子•非相》:“智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 ▶《汉书•公孙弘传》:“愚臣浅薄,安敢比材于周公!”宋·王谠《唐语林•雅量》:“王生自负,怒曰:‘吾诚浅薄,与夏侯孜同年乎?’不悦而去。” ▶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夫事理不辨,学理不精,发为文章,已弗能达,况根柢浅薄,有文无质哉?”老舍《
- 鄙陋 1.庸俗浅薄。有时亦用作谦词。 ▶汉·杨恽《报孙会宗书》:“言鄙陋之愚心,若逆指而文过。” ▶唐·韩愈《与华州李尚书书》:“为国自爱,副鄙陋拳拳之心。” ▶叶圣陶《倪焕之》八:“最容易叫人感觉到的就是他们的鄙陋和少见多怪。” 2.指浅陋之人。 ▶《后汉书•刘瑜传》:“臣瑜自念东国鄙陋,得以丰·沛枝胤,被蒙复除,不给卒
- 浮浅 (浮浅,浮浅) 1.不深;肤浅。 ▶《汉书•东方朔传赞》:“朔之诙谐,逢占射覆,其事浮浅,行于众庶,童儿牧竖,莫不眩燿。” ▶汉·应劭《<风俗通>序》:“今俗语虽云浮浅,然贤愚所共咨论,有似犬马,其为难矣。”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四:“睛色杂而光浮浅者,心不定,无信人也。” ▶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三:“仅仅是仿效了外
- 固陋 闭塞、浅陋。 ▶《尉缭子•十二陵》:“不实在于轻发,固陋在于离贤。” ▶宋·陆游《上赵参政启》:“某固陋不通,迂疏寡合。” ▶《红楼梦》第八三回:“不揣固陋,俟高明裁服。”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精神益趋于固陋,穨波日逝,纤屑靡存焉。”
- 愚陋 愚钝浅陋。 ▶《楚辞•九辩》:“性愚陋以褊浅兮,信未达乎从容。” ▶王逸注:“姿质鄙钝,寡所知也。” ▶《汉书•晁错传》:“臣错愚陋,昧死上狂言,唯陛下财择。” ▶宋·苏轼《赵阅道高斋》诗:“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文学救国法》:“我似乎实在愚陋,直到现在,才知道中国之弱,是新诗人叹弱的。”
- 浅学 (浅学,浅学) 1.谓学识短浅。 ▶汉·孔安国《古文孝经训传序》:“故古文《孝经》初出于孔氏,而今文十八章,诸儒各任意巧说,分为数家之谊,浅学者以当六经。” ▶清·姚鼐《<泰山道里记>序》:“余浅学又偶过臆度,徒幸有合于好古力索久往来是山中者。” ▶郭沫若《断断集•“刺身”》:“‘刺身’是几时传到了日本来?在这儿恕我浅学,实在说不出它的绝对年
- 菲薄 1.鄙陋。指德才等。常用为自谦之词。 ▶《楚辞•远游》:“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 ▶王逸注:“质性鄙陋无所因也。” ▶《史记•孝武本纪》:“朕以眇眇之身承至尊,维德菲薄,不明于礼乐。” ▶唐·王昌龄《咏史》:“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 ▶明徐渭《为请夏新建伯封爵疏》:“臣本菲薄,赖陛下圣仁,令臣提督浙江学校。”
- 肤浅 (肤浅,肤浅)浅薄。 ▶晋·范宁《<春秋谷梁传集解>序》:“释《谷梁》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少经师匠。” ▶宋·司马光《乞听宰臣等辞免郊赐札子》:“臣素愚戆,识虑肤浅,所言者皆目前之实状,非奇伟之高论也。” ▶清·黄宗羲《<南雷庚戌集>自序》:“夫明文自宋(宋濂)方(方孝孺)以后,直致而少曲折,奄奄无气,日流肤浅,盖已不容不变。” ▶毛泽
浅陋意思:(浅陋,浅陋)
1.谓见闻狭隘,见识贫乏。
▶《汉书•董仲舒传》:“前所上对,条贯靡竟,统纪不终,辞不别白,指不分明,此臣浅陋之罪也。”
▶《朱子语类》卷七四:“若知不高,则识见浅陋。”
▶《三国演义》第八五回:“朕自得丞相,幸成帝业;何期智识浅陋,不纳丞相之言,自取其败。”
▶巴金《家》二九:“可是就内容来说,不但思想上十分浅陋 》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