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ā xùn 意思:迎合曲从。 ▶《新唐书•文艺传下•李频》:“﹝李频﹞俄擢侍御史,守法不阿徇,迁累都官员外郎。” ▶宋·孔平仲《续世说•简傲》:“然性太刚褊简傲,每发言吐论,略无阿徇,忤执政旨。” ▶清·恽敬《外舅高府君墓志铭》:“文恭则以长者在崇班中,能持正,无所阿徇。”
读音:ē xià 意思:亲附而卑下之。 ▶清·顾炎武《左传杜解补正•昭公二十年》:“傅氏曰:‘阿下,亲附而卑下之。’”
读音:ā xī 意思:(阿锡,阿锡)亦作“阿緆”。 精緻的丝织品和细布。 ▶《汉书•礼乐志》:“被华文,厕雾縠,曳阿锡,佩珠玉。”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阿,细缯。锡,细布也。”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于是郑女曼姬,被阿緆,揄纻缟。” ▶李善注:“緆与锡古字通。”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作“阿锡”。一说
读音:ā náo 意思:(阿挠,阿挠)亦作“阿桡”。 屈从。 ▶《后汉书•孔融传》:“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 ▶《晋书•顾和传》:“和居任多所献纳,虽权臣不苟阿挠。” ▶《新唐书•儒学传中•马怀素》:“﹝怀素﹞迁考功,覈取实才,权贵谒请不能阿桡。” ▶宋·苏轼《乞留顾临状》:“右臣等窃见给事中顾临,资性方正,学有根本,慷慨中立,无所阿挠。”
读音:ā lí 意思:见“阿梨”。
读音:ā mó 意思:
读音:ā mèi 意思:妹妹。 ▶《玉臺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言谓阿妹,作计何不量。”------------------------------阿2妹 补证条目妹妹。▶《文汇报》1984.1.31:“她哥哥在一旁说:‘阿妹春节结婚,各样齐备,就是装饰橱里还少几件摆设。’”
读音:ā mèi 意思:谓偏袒隐蔽罪过。 ▶《南齐书•谢超宗传》:“而阿昧苟容,轻文略奏。”
读音:ā lǐng 意思:(阿领,阿领)谓妇女再嫁时带来的同前夫所生的孩子。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这分明是无常少爷了,大家却叫他阿领,对于他似乎都不很表敬意;猜起来,仿佛是无常嫂的前夫之子似的。”
读音:ā cóng 意思:(阿从,阿从)阿附曲从。 ▶《汉书•循吏传•黄霸》:“守丞相长史,坐公卿大议廷中知长信少府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霸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繫狱当死。”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各随指阿从,以求容媚。”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上﹞因敕百司:‘自今诏敕行下有未便者,皆应执奏,毋得阿从,不尽己意。’”
读音:ā mó 意思:马虎了事。 ▶《敦煌变文集•燕子赋》:“凤凰语雀儿:‘朕是百鸟主,法令不阿磨。’”徐复《敦煌变文词语研究》:“‘阿磨’是唐代的俗语,颜师古《匡谬正俗》卷八有过记载……颜氏所说的‘砢么’,就是本文的‘阿磨’,都是叠韵字,意义也是‘轻忽其事,不甚精明’。”
读音:ā xùn 意思:
读音:ā wǎng 意思: 1.偏私不公正。 ▶《后汉书•第五伦传》:“伦平铨衡,正斗斛,市无阿枉,百姓悦服。” ▶《周书•苏绰传》:“唯当率至公之心,去阿枉之志,务求曲直,念尽平当。” 2.枉曲,不分曲直是非。 ▶唐·元稹《卢士玫权知京兆尹制》:“尹正非人,则贤不肖阿枉;奏覆隔塞,则上下不通。”
读音:ā yē 意思: 1.见“阿爷”。 2.象声词。 ▶《警世通言•福禄寿三星度世》:“﹝刘本道﹞只听得外面有人声唤:‘阿耶!阿耶!我不撩拨你,却打了我!这人不到别处去,定走来我庄上借宿。’”
读音:ā duī 意思:南朝·梁·任昉的小名。 ▶《南史•任昉传》:“﹝任昉﹞年十二,从叔晷有知人之量,见而称其小名曰:‘阿堆,吾家千里驹也。’”
读音:ā hā 意思:叹词。 ▶蒋光慈《田野的风》:“啊哈!怪不得现在借了债的人都不想偿还了。” ▶茅盾《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啊哈,好太太!因为我的时间是宝贵的。”
读音:ā yā 意思:叹词。表示惊讶或赞叹。 ▶瞿秋白《乱弹•菲洲鬼话》:“他们一批一批的变成人,直立起来,啊呀,这还了得,天昏地暗了。” ▶柳青《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啊呀!好大的气概!”
读音:ā yō 意思:(啊哟,啊哟)叹词。表示惊讶,赞叹等。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啊哟,睡的多死啊。”徐迟《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二:“啊哟……少琳,真美,像一架小提琴。”
读音:ā yō 意思:叹词。表示苦痛。亦表示赞叹。 ▶茅盾《子夜》九:“‘啊唷……’女人作态地娇喊。” ▶华山《大戈壁之夜》:“啊唷,这玩意这样好啊!”
读音:ā dìng 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