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ān liàn 意思:(安恋,安恋)犹留恋。 ▶《南史•周朗传》:“时朝议迁都,但元帝再临荆·陕,前后二十余年,情所安恋,不欲归建业。”
读音:ān xié 意思:(安谐,安谐)和谐。旧题宋·苏轼《艾子杂说》:“吾有小女,甚爱之,又其性尤戾,若吾女更与龙为匹,必无安谐。” ▶《元典章•户部四•婚姻》:“若夫妇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须要明朗写立休书。”
读音:ān tóng 意思:童僕。 ▶宋·吴自牧《梦粱录•顾觅人力》:“上门下番当直安童,俱各有行老引领。”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小夫人自在帘儿里看街,只见一个安童,托着盒儿,打从面前过去。”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又叫俊俏的安童频频奉酒。” ▶明《杀狗记•计倩王老》:“待我唤安童出来,分付他便了。”
读音:ān zàng 意思:埋葬。 ▶《敦煌变文集•王昭君变文》:“秋末既能安葬了,春间暂请赴京都。” ▶明·高明《琵琶记•糟糠自厌》:“待我一霎时叫家僮讨棺木来,把老安人殡敛了,选个吉日,送在南山安葬去。”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我早把他厝在我家坟园,专等寻着你母女的下落,择地安葬。” ▶巴金《砂丁》三:“他要真死了,我就把赢来的钱买副木板安葬他。”
读音:ān zhēn 意思:(安贞,安贞)静而正。语本《易•坤》:“安贞吉……《彖》曰: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坤为地道,《易》称安贞,阴气愤盛,则当静反动。” ▶唐·杨炯《盂兰盆赋》:“上寥廓兮法天,下安贞兮象地。”
读音:ān píng 意思:平安。 ▶《韩非子•六反》:“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 ▶汉·焦赣《易林•旅之家人》:“土陷四维,安平不危,利以居止,保有玉女。” ▶宋·司马光《请建储副或进用宗室第一状》:“况所受祖宗光明盛大之基业,岂可不为之深思远虑,措之于安平坚固之地,以保万世无疆之休哉。” ▶明·方孝孺《答郑仲辩书》:“闵夫人之陷溺,而欲拯之于安平之涂,诚
读音:ān shēn 意思: 1.安歇身子。谓住宿。 ▶《左传•昭公元年》:“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脩令,夜以安身。”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其时天色又黄昏,前不及村无旅店,今夜哪里去安身?” 2.存身,容身。 ▶《国语•鲁语下》:“叔仲曰:‘子之来也,非欲安身也,为国家之利也,故不惮勤远而听于楚。’”
读音:ān bó 意思: 1.居住,住宿。旧题唐·柳宗元《龙城录•上帝追摄王远知<易总>》:“光定中,召至京玉清观安泊,间或逃去,如此者数次。”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大内前州桥东街巷》:“东去沿城皆客店,南方官员商贾兵级,皆于此安泊。” ▶《剪灯新话•太虚司法传》:“既无旅店,何以安泊。” 2.安置。 ▶宋·晏殊《与兄书》:“且安泊亲属,不必待丰足
读音:ān shèng 意思:(安胜,安胜) 1.平安,安好。旧时书信中常用作祝辞。 ▶唐·李巽《请符载书》:“夏首渐热,惟动履安胜。” ▶宋·苏轼《与滕达道书》之三:“二圣之德日新,可贺可贺。令子各安胜,未及报状也。” ▶宋·苏轼《答刘元忠书》:“近别,伏惟起居安胜,短牋不尽意。” 2.牡丹的一种。 ▶宋·周师厚《洛阳牡丹记》:“安胜,
读音:ān suí 意思:(安绥,安绥)安抚。 ▶宋·范镇《送程端明再镇成都》诗:“朝廷慎东注,方面要安绥。”
读音:ān qiáng 意思:(安强,安强)安定富强。 ▶清·霅中人《<中西纪事>后序》:“洒数十年之侵辱,基亿万世之安强。” ▶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始能使国家安强,汉族巩结,则吾死瞑目矣。”
读音:ān jū 意思: 1.安静、安定地生活。 ▶《孟子•滕文公下》:“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汉·焦赣《易林•蒙之巽》:“患解忧除,皇毋相于,与喜俱来,使我安居。” ▶唐·杜甫《惜别送刘僕射判官》诗:“梁公富贵于身疏,号令明白人安居。”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荆公想,江宁乃金陵古蹟之地,六朝帝王之都,江山秀丽,人物
读音:ān liú 意思: 1.舒缓平稳地流动。 ▶《楚辞•九歌•湘君》:“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唐·杜甫《雨不绝》诗:“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明·刘基《旅兴》诗之三九:“沧浪迅风波,无风即安流。” 2.平稳的流水。 ▶南朝·梁·何逊《慈姥矶》诗:“暮烟起遥岸,斜日照安流。” ▶宋·杨万里《回望黄巢矶之
读音:ān zhòng 意思:(安众,安众) 1.扇名。 ▶晋·陆机《羽扇赋》:“昔者武王玄览,造扇于前,而五明安众,世繁于后,各有託于方圆,盖受则于箑蒲。” ▶《太平御览》卷七•二引《妇人集》:“没太子妻季氏,为夫所遣,妇与夫书,并致安众扇两双。” 2.安民。 ▶唐·长孙无忌《进律疏议表》:“安众之陈九法,玉牒播其弘规。”
读音:ān zāi 意思:古代食器。 ▶《太平御览》卷七六•引汉·李尤《安哉铭》:“安哉令名,甘旨是盛,埏埴之巧,甄陶所成。”
读音:ān dēng 意思:古代传说中的神农母亲名。参阅《竹书纪年•炎帝神农氏纪》、《春秋元命苞》、宋·罗泌《路史•炎帝神农氏纪》。
读音:ān jí 意思:安定辑睦。 ▶《史记•曹相国世家》:“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 ▶宋·叶适《舒彦升墓志铭》:“余偶为蕲州,被使一路,奉上指尽力安集,岁余方少定。” ▶张志哲·罗义俊《论光武中兴之业》:“安集人心,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的重要意义,刘秀君臣早就有所认识。”
读音:ān mèi 意思:安眠,安睡。 ▶《艺文类聚》卷三四引三国·魏·丁廙妻《寡妇赋》:“还空床以下帏,拂衾褥以安寐。”按,《文选•潘岳<寡妇赋>》李善注:“丁仪妻《寡妇赋》。” ▶晋·陆机《于承明作与士龙》诗:“明发遗安寐,寤言涕交缨。”
读音:ān liú 意思:(安刘,安刘)指汉初商山四皓辅助太子,安定刘氏江山之事。 ▶唐·白居易《题四皓庙》诗:“卧逃秦乱起安刘,舒捲如云得自由。” ▶唐·杜牧《题商山四皓庙》诗:“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 ▶清·袁绶《咏史》:“四皓安刘非助吕,戚姬空自泪纵横。”详“四皓”。
读音:ān líng 意思:战国时国名。本属魏,秦灭魏后,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见《战国策•魏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