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àn fǔ 意思:(案抚,案抚)安抚。 ▶《汉书•礼乐志》:“乌乎孝哉,案抚戎国。蛮夷竭欢,象来致福。” ▶王先谦补注:“案,即安也。”
读音:àn bǐ 意思:案户比民。 ▶《后汉书•安帝纪》:“方今案比之时,郡县多不奉行。” ▶李贤注:“谓案验户口,次比之也。” ▶《后汉书•江革传》:“每至岁时,县当案比。”
读音:àn bīng 意思: 1.止兵,屯兵不动。 ▶《荀子•王制》:“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 ▶《史记•周本纪》:“东周与西周战,韩救西周。或为东周说韩王曰:‘西周故天子之国,多名器重宝。王案兵毋出,可以德东周,而西周之宝必可以尽矣。’” ▶《宋书•臧质传》:“其日质案兵不敢救,故三营一时覆没。” 2.谓部署军队。 ▶《晋书•刘聪
读音:àn biàn 意思:查讯辨析。 ▶《太平广记》卷一二七引《法苑珠林•馆陶主簿》:“至岁暮,妻梦,具说被杀之状,兼言所盗财物藏之处,妻乃依此诉官。官司案辨,具得实状。”
读音:àn chá 意思:犹查处。 ▶《后汉书•郅寿传》:“时冀部属郡多封诸王,宾客放纵,类不检节,寿案察之,无所容贷。” ▶《后汉书•党锢传•范滂》:“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
读音:àn fǎ 意思: 1.谓执法。 ▶《管子•明法解》:“张官任吏治民,案法试课成功。” ▶《后汉书•虞诩传》:“祖父经,为郡县狱吏,案法平允,务存宽恕。” 2.指切脉之法。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菑川王时遣太仓马长冯信正方,臣意教以案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齐汤法。”
读音:àn fàng 意思:核查释放。 ▶清·钱陆灿《周亮工墓志铭》:“漳平,公案放良家子女之陷于围者至千余人。”
读音:àn jū 意思:审讯。 ▶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卢昂主福建盐铁,赃罪大发。有瑟瑟枕,大如半斗,以金床承之,御史中丞孟简案鞫旬月,乃得而进。” ▶《宋史•孝义传•李璘》:“璘手刃杀友而不遁去,自言复父雠,案鞫得实,太祖壮而释之。”
读音:àn kǎo 意思:查审考问。 ▶《后汉书•鲁恭传》:“臣愚以为今孟夏之制,可从此令,其决狱案考,皆以立秋为断。” ▶《后汉书•钟离意传》:“时部县亭长有受人酒礼者,府下记案考之。” ▶李贤注:“记,文符也。案,察之也。”
读音:àn liè 意思:按次序排列。 ▶《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道案列,天行星陈。” ▶薛综注:“清道,谓跸止行者;列,犹次也。言天子行,如上天之星行,罗列有次。”
读音:àn yuán 意思:案首。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他﹞拍着桌子道:‘好文字,好文字。就做案元帮补也不为过,何况优等?’”
读音:àn yuàn 意思:掌管文书簿籍的官吏。 ▶五代·阎选《再生记•张汶》:“又有一人责问平生之过有几,汶固拒之,于是命案掾出汶之籍。”
读音:àn zé 意思:(案责,案责)查究责备。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二世﹞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 ▶《汉书•韩安国传》:“今梁使来,辄案责之,梁王恐,日夜涕泣思慕,不知所为。”
读音:àn zhū 意思:(案诛,案诛)查明罪行而处以死刑。 ▶《史记•酷吏列传》:“﹝天子﹞乃尽案诛三长史。” ▶《后汉书•侯霸传》:“霸到,即案诛豪猾,分捕山贼,县中清静。”
读音:àn zuì 意思:犹治罪。 ▶《后汉书•袁安传》:“﹝袁安﹞又奏司隶校尉、河南尹阿附贵戚,无尽节之仪,请免官案罪。”
读音:àn xùn 意思:(案讯,案讯)审问。 ▶《后汉书•百官志五》:“秋冬遣无害吏案讯诸囚,平其罪法,论课殿最。”
读音:àn tǔ 意思:安定本土。案,通“安”。 ▶汉·贾谊《过秦论下》:“案土息民以待其弊。”案,《史记•秦始皇本纪》引作“安”。
读音:àn yī 意思:铺在桌案上面做装饰和保护用的布帛。 ▶《金史•仪卫志下》:“东宫视事……案衣则用素罗,色皆梅红。” ▶《元史•舆服志二》:“香案朱漆案,绯罗销金云龙案衣。”
读音:àn wèi 意思:(案卫,案卫)巡察护卫。 ▶南朝·宋·殷淡《休成乐》诗:“神仪驻景,华汉亭虚,八灵案卫,三祇解途。”
读音:àn xiào 意思:审查核定。 ▶《汉书•韩延寿传》:“延寿闻知,即部吏案校望之在冯翊时廪牺官钱放散百余万。廪牺吏掠治急,自引与望之为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