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恭敬地对佛说:“世尊,我看阎浮提的众生,举心动念,没有一件不是起造罪因的。即使偶尔有所善举,也多是半途而废,不能够持久。倘若碰到恶因缘,碰上作恶的机会,便会于念念之中再起邪见。这些人就好像行走在淤泥沼泽中一样,身上还背着沉重的石头,步履越来越艰难,越来越沉重,脚步也越陷越深。如果能有缘得到善知的帮助,帮他减轻些负担甚至除去他身上的全部负担,这是因为善知有大力量的缘故。不仅如此,还亲自帮扶他,使他站稳,从而走出泥泞而到达平地,并且叮嘱他一定要意识到沼泽地的险恶,不要再重蹈覆辙了。”“世尊,习惯于行恶的众生,往往是从最微细的一点小恶开始,不以为然,从而越做越多,终于积累了无量无数的罪业。这些众生如果沾染了这样的恶习,在他临死之前,父母亲属应当为他做种种功德,培养种种福报,以便投生到较好的去处。在佛菩萨像前悬挂幡盖,或点燃油灯,或读诵佛经,或以种种上好供具供养佛菩萨像及圣者像。同时在临终之人面前称念佛菩萨或辟支佛的名号,一名一号,清清楚楚,使佛号或经文清晰地通过临终人的耳根,印在其八识田中。这些众生,根据其生前所造的业因,本来应当堕入到恶道中去,但因为有亲属为他做了功德,种下了善因,其过去的罪业统统消灭了。倘若还能在身死之后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努力多做各种善事,加以回向,不但能使已死之人永远脱离恶道,得生人间、天上,享受种种美妙的安乐;对于在世的亲属来说,也能够获得无量的利益和安乐。”“因此,我今天在这大会上面对世尊,以及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劝告阎浮提众生:在临死之前,千万不要去杀生以及造种种恶缘,为‘保佑’亡灵,而祈求魍魉魑魅,祭神拜鬼。为什么呢?因为这样杀生以及祭拜鬼神之举,非但丝毫帮助不了死去的人,反而还结下了新的罪缘,使罪业更加深重。即使亡者在过去世或现在世曾经结过善缘、种过善根,应当可以生到人间或天界享受福报,却由于被无知的亲属造下如此的恶业,致使临终之人受到牵连,与那些被杀死的生命对辩冥司,受到责问或责罚,从而拖延了投生善道的时间。更何况命终之人在世之时,并没有多少的善业,各人将根据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受其报,怎么还忍心让他由于亲属的无知,再添种种恶业,甚至堕入恶道中去呢?比如说,有人从遥远的地方长途跋涉而来,准备的食粮早已用尽,已经三天没吃上饭了,而他背负的行李又超过百斤。正在这时,忽然又遇到邻居朋友,请他再捎上一些东西,结果弄得那人更加困重不堪了。世尊,我看阎浮提的众生,只要能信受佛法,乐于为善,所为的善事哪怕小到一丝一毫、一沙一尘,这些善行所带来的利益绝不会白费,分分都可自得。”说这些话时,法会中有一位长者,名叫大辩。这位长者在很久以前就已证得无生法忍,以种种智慧方便,化现为长者的形象教化度脱十方一切众生。这时,大辩长者合掌恭敬,请问地藏菩萨说:“大士,南阎浮提众生在命终之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亲属为他做种种功德,设斋供养十方僧众,造种种善因,像这样的话,命终之人,能否得到大利益及解脱呢?”地藏菩萨回答说:“长者,承蒙佛力的加被,我现在就为未来和现在的一切众生,简略说一下这件事。长者,未来和现在的一切众生,在临命终时,能有缘听到一位佛的名字、一位菩萨的名字乃至一位辟支佛的名字的话,无论原来有罪或无罪,都能得到解脱。倘若有男子、女人活着的时候,不修善因,造了许多恶业,命终之后,家里大大小小的亲属,为他(她)修福行善,做种种功德。其修福行善所带来的利益,亡者所获有七分之一,其余的六分为活着的人所得。正因为如此,未来的和现在的善男女等,要趁着耳聪目明、身体强健的时候,努力自己修行,不要等到临死时,靠家属来代为修福。自己修行所带来的功德,分分都是自己所获的。”“无常大鬼,总是不期而至。人死之后,冥冥之中的魂神不知自己的罪报或福报有多少,便随着无常去了。在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如痴如聋,或者在各个阴司中对辩生前所作所为的善恶罪福。审定之后,个人便依据自己的业报到一定的道中去投生。在尚未审定的期间,就已经是千愁万苦,更何况有的人还得堕落到各种恶道中去呢?命终之人,在尚未托生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念念之间,都在盼着活着的骨肉至亲为他们修福行善,做种种功德来超度他、救济他。过了四十九天之后,业报已经审定,就随着其生前所做的业因投生去了。倘若此人在生之时曾经造恶深重,其结果往往是千百年中在恶道里受苦。倘若犯了五无间的极恶重罪时,就将千劫万劫堕在无间地狱里,几乎是永无出头之日,一直要承受极端的酷刑与痛苦。”“另外,长者,那些造罪的众生在命终之后,家里的亲人为他设斋修福,并以此功德来帮助亡者消除罪业,免除恶道之苦。需要注意的是:在办斋之时以及供斋以后,淘米的泔水或菜叶等东西不能丢弃于地,更不能随意糟蹋。那些贡品食物,在供养佛、法、僧三宝之前,千万不能自己先吃。如果有人违反了上面所说的规矩,自己先吃了,或是在供养时不够恭敬、不够虔诚的话,那么这个亡人将很难得到功德利益。如果能遵守上述的规矩,以勤恳诚敬的态度,用清净妙洁的供品来供养佛僧,那么,所做功德,有七分之菩萨降魔一可以利益亡者,六分功德为办斋的眷属所得。因此,长者,阎浮提的众生若能为他们的父母或亲人在命终之后虔诚设斋供养的话,无论是死去的还是活着的,都会获得很大的利益与福报。”地藏菩萨在说完这些话时,忉利天宫有千万亿那由他、无法计数的阎浮提鬼神,都发了无量的菩提心。大辩长者恭敬作礼,退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了。
推荐古诗:
杨柳枝(苏州杨柳任君夸)、
夜雨(早蛩啼复歇)、
不第后赋菊、
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
西施咏、
念奴娇(萧条庭院)、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
河满子(见说岷峨凄怆)、
寒月吟(夜起数山川)
推荐诗句: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山无陵,江水为竭、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凝恨对残晖,忆君君不知
热文成语
- 哀感顽艳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傲慢不逊 逊:谦逊。态度高傲自大,对人不讲谦让。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飞沙走砾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 百无一能 什么都不会做。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备位充数 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充数: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
- 分毫不爽 比喻没有丝毫差错。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不安其室 指已婚妇女又乱搞男女关系。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