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战是古代常见的作战样式之一。河川战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渡水和反渡水。渡水的方法一般有暗渡、分渡和强渡。反渡水的方法有立足于自保的阻水而守,立足于歼敌的半渡而击,立足于相机进取的越水而军。笠泽之战中,越军就是利用暗渡而击败吴军的。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 494 年),越被吴击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积聚力量,伺机灭吴。吴王夫差恃胜而骄,急欲图霸中原,连年对外用兵,对越不加戒备。三十八年,勾践趁吴王赴黄池(今河南封丘)会盟之机,袭击吴都姑苏(今苏州),给吴以沉重打击。四十二年,吴国大旱,仓廪空虚,勾践认为灭吴的时机已经成熟,遂兴兵再次伐吴。
三月,越王勾践和大将范蠡率越军五万人进入吴境。吴工夫差闻讯,亦率六万人迎击越军,双方于笠泽(今江苏苏州南,与吴淞江走向相同的古河道)隔江对阵相持。入夜后,勾践从左、右两军中各派出一部兵力,令左军逆江而上,进至上游五里处;令右军顺江而下,进至下游五里处。夜半时分,左、右两军鸣鼓呐喊,佯为进军。夫差突闻江面上、下游鼓声大作,误认为越军乘夜渡江前来夹攻吴军,分兵两路驰往堵击,仅留中军接应。越军探知吴军分兵出击后,以中军六千锐卒为先锋,偃旗息鼓,衔枚渡江,秘密接近吴军大营,突然向吴中军发起猛烈的攻击,遭突袭的吴中军大乱败退。两路吴军闻大营被袭回救,又遭越左右两军追击,亦随即溃败。越军乘胜猛追,再战于没(今苏州南),三战于郊(今苏州郊区),连续大败吴军,迫使夫差退守姑苏,最终灭吴。
此战,越军利用夜暗,两翼佯动,诱敌分兵,乘虚偷渡,实施中央突破,终于取得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渡江奇袭战的胜利。
推荐古诗:
关山月、
遗爱寺(弄石临溪坐)、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葛溪驿(缺月昏昏漏未央)、
阮郎归(旧香残粉似当初)、
庆元宵、
采桑子(寒蝉欲报三秋候)、
采桑子(酒阑睡觉天香暖)、
长相思(红满枝)
推荐诗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匪夷匪惠 夷:殷末周初的伯夷;惠: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既不是伯夷,又不是柳下惠;不具备这两位贤人的品德。形容才德不高而又驾驭的人。
- 拔地倚天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白云孤飞 比喻客居他乡,思念父母。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挨肩擦背 形容人多拥挤。
- 飞黄腾达 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形容骏马奔腾飞驰。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 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伯歌季舞 伯:大哥;季:小弟。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 不敢越雷池一步 越:跨过;雷池:湖名,在安徽省望江县南。原指不要越过雷池。后比喻不敢超越一定的范围和界限。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