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树立“营造创新创业环境、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创新产业、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理念,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完善创新载体,科技综合实力有了新增长,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地方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有了新发展,自主创新环境有了新优化:20XX年首次通过了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69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20XX年申报国家科技项目5项,申报省级科技项目5项,全年共争取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达1008万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列为省重点新产品计划11项,获市科技进步奖2项;产学研合作项目达成10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达1300万元;到目前,建立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创新团队3个,正在报建省级和市级各1个;专利拥有量136件,20XX、20XX年先后荣获市知识产权先进县。
下面从创新主体、科技政策、创新平台、科技项目、工业信息化等五个方面进行自查。
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和支持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没有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就没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我县按照“梯度培育、分类指导”的方法对企业进行培育。对于初创期的企业,鼓励它们进驻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雏鹰计划;对于成长期的企业,鼓励它们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利示范企业、市级创新型企业。目前,我县已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3个,高新技术企业2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693亿元,比上年增长27.5%;培育省级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企业1家,市级创新型企业8家。
1、注重科技政策引导,激励企业创新发展,持续加大科技政策引导力度,力促经济结构调整。出台了铜府办发[20XX]37号文件《县落实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的意见》,意见规定:(1)鼓励申请专利技术政策:在县财政安排专利专项资金中,对申请以及授权的国家发明、实用、外观等专利分别给予奖励;(2)奖励科技成果政策:县科学技术奖每年评审一次,并由县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资金;(3)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对列入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的,每个项目由财政安排扶持资金50万元;(4)落实税收激励政策:对经省级科技、财政、税务部门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有效期内按减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余税收政策均参照国家、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2、扶持企业自主研发、引导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出台铜府发[20XX]5号文件《县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双百双十”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意见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当年由县财政奖励5万元;对被批准为省级或市级企业研发中心的,当年由县财政奖励3万元或1万元;对通过省级重点新产品鉴定的产品,当年由县财政奖励2万元,对立项为省级重点新产品的产品,当年由县财政奖励0.5万元。
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和人才引进工作,构筑激励创新政策体系。
在科技创新工作中,我县更加注重科技人才工作的引进与培养。出台了铜办发[20XX]8号文件《县引进人才暂行办法》的通知,通知规定,对在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有一技一长的特殊人才,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后,不受身份、学历、资历等条件限制,可直接引进。同时,我县还重视人才的培养,铜府办发[20XX]37号文件规定,政府鼓励企业选派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培训学习,有效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支持和引导高等院校或科技研院所科技人才到企业兼职,承担项目研发与开发,实现人才与需求的对接。
三是加大投入,建设创新平台,提高科技公共创新服务能力。
加大科技投入政策:完善政府财政科技投入机制,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科技投入的政策规定,县级财政科技支出按财政支出不少于2%的比例安排专项经费并由科技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下达;安排500万元设立“六个一工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大高新项目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县财政每年据实安排专利专项资金和科技成果奖励资金,用于专利资助和科技成果奖励;利用财政担保公司、科技担保公司这个平台,吸引金融机构为重点创新型企业融资。
建设和完善公共研发平台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通过公共研发平台对科技创新资源的集聚与整合,提高资源共享范围和效率,为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提供科技资源条件支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县已建立了3个市级科技研发平台,1个省级和1个市级研发平台正在报批之中。这些研发平台的建设,对引领产业发展方向,突破行业技术瓶颈制约,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起到积极作用。
四是主动申报科技项目,增强科技重大项目支撑引领作用。围绕我县主导产业,提升我县自主创新能力,我县主导申报国家创新基金重点项目和省政府战略新兴产业项目:“计算机竹键盘”等重大科技项目,引领和支撑竹制企业向“低碳”发展;同时还申报“新型环保型阳离子印染助剂YRZ中试”等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个,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结构,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正在加深,企业技术改造正在完善,新兴产业创业平台逐步形成。我县20XX年向省市申报了江桥竹木业有限责任公司和恒兴水晶有限责任公司为省第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暂未列入项目规划。)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正在完善。
县工业园初步总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分为生态经济区、工业区、工业小区三个功能区建设。县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生态园区于20XX年3月正式动工兴建,目前已建成供电、供水、道路、排水、排污、弱电、加压等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入园企业已达到73家,其中投产36家,在建16家,已签约准备建设的21家。20XX年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达39.37亿元,上交税收达2.5亿元。已初步形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电子、环保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链,逐步形成以鹏创、佰利达、仁和、民济为龙头的医药化工产业,以金兰、尚朋、腾达、金泰为龙头的高科技新型材料产业,以华裕、佰泰、荣通为龙头的绿色食品深加工产业。
二、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财政科技投入、企业创新能力、创新人才梯队、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财政科技投入保障有待加强。科技进步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国家、省、市为了促进科技进步,明确要求“确保每年本级财政科技投入占当年本级财政支出不少2%;虽然我县财政这部分支出达到了2%,但如果能够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科技工作发展会更上一层楼。
二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目前,我县的高新技术企业较少,且规模偏小,缺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有些企业虽然建立了研发机构,但是设备陈旧、条件简陋、测试手段落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为了克服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企业开展了产学研对接活动,但是活动单一,没有与院校形成全面、稳定的合作关系,科技成果转化率也较低。
三是创新人才梯队建设滞后。
四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最高管理者对两化融合认识不到位、参与度不高、有技术方面和管理方法的困难。
五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瓶颈及用地计划限制。目前正在新建和改扩建的30个项目中,全部有建设用地指标的项目仅8个,有部分指标的项目有9个,一点指标都没有的项目有13个,缺少土地指标近2000亩。许多新项目因缺乏用地指标无法开工建设或难以办理工程报建手续,用地计划远远不能满足我园区发展新兴产业需求。
六是资金短缺。园区选址为山地石山,基础建设费用高,财政总量小,园区发展新兴产业建设资金不足。
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阶段工作思路
下一阶段,我县科技工作总的思路是:本着“人才兴县、科技强县”的理念,坚持“资源不足科技补,小县构筑大科技”的原则,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转化创新成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筑特色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活动。加强高等科学院校的合作,开展对接活动,借助全国高校科研力量推动我县企业科技创新。根据我县产业特色,开展全面科技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依托,推进转型升级。
二是着力构建科技投融资体系。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银行、创业投资等为依托,拟建立科技型中心企业贷款风险池基金,探索风险投资与创新资源的合作机制,推进科技金融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同时积极开展科技企业与投融资机构交流对接,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贷款支持。
三是提升专利质和量,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能力。提升企业申报专利的主动性,提高企业实施专利成果产业化的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和保护机制,将知识产权纳入科技管理的全过程,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监管,依法调处各类纠纷,维护专利人的合法权益。
四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五是争取政策支持。利用刚获省级园区筹建批复契机,积极争取土地利用总规尽快修编,争取上级新兴产业项目的用地、资金、政策扶持。
六是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引入物流、金融、物业、商住、医疗卫生等配套产业,保障新兴产业链需求。
七是搞好项目落地服务。加大以商招商力度,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链。
相关自查报告: 学校防汛的自查报告、医院消防安全个人自查报告范文、机关效能建设工作自查报告、交通局党支部自查报告、学校开学初工作自查报告及整改措施、教师个人作风整顿自查报告书、小学开学自查报告、加油站自查报告范文精选、学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自查报告、地税局党费收缴管理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