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āi hòu 意思:犹厚爱。 ▶《资治通鉴•汉淮阳王更始二年》:“大王哀厚弇如父子,故敢披赤心。”
读音:āi qiē 意思:悲痛;痛切。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二》:“凤(王凤)惧,称病就第。乃上书乞骸骨,辞旨哀切。” ▶唐·薛调《无双传》:“花牋五幅,皆无双真迹,词理哀切,叙述周尽。”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五》:“母杨氏患热,思食寒瓜,土俗所不产,昙恭衔悲哀切。” ▶李元洛《谈诗歌的韵律》:“倾吐哀切沉痛的情怀,一般宜用音调迫促低沉的韵辙。”
读音:āi màn 意思:哀怨而悠长。亦指哀怨而悠长之声。 ▶《艺文类聚》卷四四引晋·钮滔母孙氏《箜篌赋》:“乐操则寒条反荣,哀曼则晨华朝灭。” ▶明·杨慎《艺林伐山•哀曼》:“哀曼……曼与‘慢’通。”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林四娘》:“女慷慨而歌,为哀曼之音,一字百转,每至悲处,辄便哽咽。”
读音:āi mí 意思:悲伤迷惘。 ▶《晋书•惠帝纪》:“昧于大道,不明于训,战战兢兢,夕惕若厉。乃者哀迷之际,三事股肱,惟社稷之重,率遵翼室之典,犹欲长奉先皇之制,是以有永熙之号。”
读音:āi lì 意思:(哀厉,哀厉)犹凄厉。形容声音凄凉而尖锐。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叶圣陶《未厌集•夜》:“忿恨的火差不多燃烧着她全身……语声转成哀厉而响亮。”
读音:āi láo 意思:我国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 ▶《文选•班固<东都赋>》:“自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臣,莫不陆詟水慄,奔走而来宾。遂绥哀牢,开永昌。” ▶李善注引《东观汉记》“以益州徼外,哀牢王率众慕化。地旷远,置永昌郡也。”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永昌是古哀牢族(乌蛮别种)居地。”
读音:āi qióng 意思:
读音:āi suān 意思: 1.哀痛心酸。 ▶《三国志•魏志•庞娥传》“刊石表闾”裴松之注引晋·皇甫谧《列女传》:“昼夜哀酸,志在杀寿。” ▶唐·裴铏《传奇•元柳二公》:“二公见之,前告叩头,辞理哀酸,求返人世。” 2.指悲酸的情思。 ▶叶圣陶《未厌集•苦辛》:“一缕哀酸直透我的童心。”
读音:āi què 意思:(哀悫,哀悫)悲伤而诚恳。 ▶《新唐书•忠义传上•李源》:“源顿首受诏,谓使者:‘伏疾年耄,不堪趋拜。’即附表谢,辞吐哀悫,一无受。”
读音:āi shí 意思:指墓志铭。 ▶宋·王安石《秘阁校理张君墓志铭》:“书此哀石,永诒后人。”
读音:āi páo 意思:悲凉的乐器声。匏,八音之一。 ▶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哀匏蹙驶景,洌唱凝余晶。”
读音:āi jiē 意思:悲叹。 ▶唐·柳宗元《寿州安丰县孝门铭》:“显显李氏,实与之伦。哀嗟道路,涕慕里邻。” ▶唐·无名氏《仙传拾遗•薛肇》:“﹝崔宇﹞见肇颜貌风尘,颇有哀嗟之色。”
读音:āi cuì 意思:悲痛忧伤。 ▶《后汉书•孔融传》:“年十三,丧父。哀悴过毁,扶而后起。”
读音:āi xiǎng 意思:(哀响,哀响)悲凉的乐声。 ▶晋·陆机《豪士赋序》:“欲陨之叶,无所假烈风;将坠之泣,不足繁哀响也。” ▶唐·韩愈《感春》诗之三:“娇童为我歌,哀响跨筝笛。” ▶周咏《杂诗》:“一弹再三叹,哀响入云岑。”
读音:āi xiē 意思:楚地旧俗,多于禁咒、哀吊的歌辞句末加“些”字,后因称哀吊的歌辞为哀些。 ▶唐·戴叔伦《过贾谊旧居》诗:“谩有长书忧汉室,空将哀些弔沅·湘。”此指汉·贾谊的《吊屈原》文。参见“楚些”。
读音:āi xī 意思:犹哀怜。 ▶《后汉书•荀彧传》:“帝哀惜之,祖日为之废讌乐。” ▶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将士哀惜,藏其尸。” ▶郭沫若《一只手》:“厂里面的机器因而也好像在哀惜这位少年一样,把所有的运转都停止了。”参见“哀怜”。
读音:āi zhàng 意思:丧礼中,孝子因哀痛不能自持,故必扶杖,其杖称“哀杖”。 ▶姚雪垠《长夜》八:“土财主都是宁捨人不捨钱,宁挨杠子不换针,不拄哀杖不知道掉泪。”参阅汉·班固《白虎通•丧服》。
读音:āi yān 意思: 1.悲伤哽咽。 ▶《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欲舒气兮恐彼惊,含哀咽兮涕沾颈。” ▶晋·陆云《与戴季甫书》:“重惟痛恨,言增哀咽。” ▶唐·无名氏《冥音录》:“﹝女﹞每至节朔,辄举觞酹地,哀咽流涕。” 2.形容声音悲凉而滞涩。 ▶明·李东阳《捕鱼图歌》:“岸高罾小扳不足,渔歌哀咽愁人心。” ▶清·纳兰性
读音:āi yōu 意思:(哀忧,哀忧) 1.指居丧中的悲伤。 ▶《韩诗外传》卷四:“愁悴哀忧,衰绖之色也。” 2.指居丧之礼仪。 ▶唐·元稹《授杜元颖户部侍郎依前翰林学士制》:“尔亦祗奉顾命,咨授旧章,辅釐哀忧,俾克依据。”
读音:āi zhuàng 意思:(哀壮,哀壮)犹悲壮。 ▶《南史•袁粲传》:“﹝袁粲﹞因命左右被马,辞色哀壮。”